当前位置:上海爱子之家助孕 > 上海代生小孩机构 >

从皇室到贵族门阀,婚姻问题有何异同?谈隋唐帝王官宦的择婚现象

发布时间:2023-10-27 10:18编辑:上海代生小孩机构

隋唐婚姻

隋唐时期,帝王之家与官宦世家的择婚问题是具有极大的时代特征的。从众多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人们所追求的婚姻理念。在这个文化、风气高度开化的时代,人们在婚姻问题上又面临着怎么样的抉择呢?从皇室到贵族门阀在婚姻问题上又有什么异同?从隋唐的种种婚姻实例和法律中就可大致了解。

一、门当户对的追求

在古代大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通常都没有资格来决定自己的婚姻。隋唐婚姻形式与礼俗基本与之前相同,唐代上层社会极其重视择婚时的门当户对,士族之间常常互相结为婚姻来相互扶持。

科举制度的产生,使许多达官贵人甚至是皇室都习惯于从皇榜上来选择女婿;经济的高度繁荣,也引发了买卖婚姻行为的日益壮大;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又使各民族、各国家之间通婚的现象明显增多。并且唐代的婚姻自由度很高,公主再嫁的都有二十三人之多。婚俗传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联姻之风盛行

唐朝是个极为看重门第与地位等级的社会,讲究“色类相从”,当时的人按照身份地位可以分为四类:官吏称为贵人、农工商贾白丁称为良人、杂户、官户、部曲、客女称为贱人、最后一类就是奴隶。这些不同等级阶层的婚姻只有两人以上才可以互相通婚,《唐律疏议·户婚下》也规定了其他的人必须按照“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配合”的律法规定来。

隋唐婚姻

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国力大不如前,以至于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使皇帝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因此,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使个别手握重权的将领效忠。便用联姻的方式来体现出对其的重视。最著名的就是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家的联姻,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皇帝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郭子仪的儿子为妻,后又隋唐婚姻让他的长孙娶他们的女儿为妻,足以见得皇帝对郭子仪的器重。同样,郭子仪一生也对皇室忠心耿耿。一直为皇帝效忠。

武则天更是将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她的亲侄子,以此来巩固母族的地位。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事实证明,这一安排确实对武家有极大的帮助。到后来李氏王朝复辟时,武家众多子侄确实因为公主的原因而逃过一劫。

2、官宦重出身的标准

隋唐官宦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出身,简而言之就是门第观念,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与拥有高贵身份的人成婚,这样从个人乃至整个家族都能够青云直上。隋文帝为儿子和孙子挑选的王妃全部出生于门阀世家,其中也有许多是隋朝在建立之时做出了贡献的有功之臣。不少士族门阀都十分注重礼法,对后代子孙的管教十分严苛,因此,大多贵族世家都希望与士族门阀联姻,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家风和谐、仕途顺利。

唐代皇帝在挑选册封之时,更是看重对方的门第,家族背景都是评判的重中之重。在册封时都要先强调其“门袭轩冕”等体现身份的词句。唐朝的二十五位皇后大多出身于名门或是皇亲国戚、高官之后。

武则天

二、以才为重的挑选方式

隋唐除了门第观念之外,对选择对象的才华、品行也是非常看重。有真才实学的人更加受到重用。因此许多官僚之家开始着眼于在进士中选择良婿。唐朝的社会风气极为开化和谐,对于婚姻也十分自由并且尊重本人的选择。唐代女性可以自由的出行,比较随心所欲。每年春季,也可以像家中男性一样外出踏青、游玩。

由于唐朝女子日常行为与其他朝代相比相对不受约束,出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限制,身心都较为自由,虽然主要还是靠父母来觉得嫁或娶,但她们却可以自己提前了解未来的结婚对象的基本状况,如果发现他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父母的想法。从唐朝的婚姻制度以及婚姻生活中可以看出,在唐朝古人的婚姻是相对自由的。

这条法律,为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开了方便之门,彻底冲破了封建家长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同时因为唐朝对于文学诗词方面的造诣极其的重视,也使整个社会风气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唐朝女子向来容易倾心于有才华的男子,所以许多男子为了显示自己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常常采用吟诗作对的方式来向自己心爱的女人表达想要娶她的诚意。

后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官场的人日益增多,在门第郡望子弟之外,新科进士也成为在朝官员纳婿的候选对象,而进士曲江会除了为新科进士拜会“同”的场合外,也转变成公卿们择婿之最佳场所。唐代男子选妻时也多看其“德”“才”,或者说,“德”“才”要远胜于女子的容貌。唐人选妻时对女子门第及才学的重视亦超出前代。

科举制度

唐朝还专门颁布了法律来规定婚姻前后的种种问题,因此婚姻也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导致唐朝百姓用非常认真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婚姻。而且女性的地位在唐朝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除了可以选择自己未来的丈夫,还可以左右父母的决定,是封建社会中非常少见的现象。正是因为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才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有较高的质量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逐步提升。

三、以国为本的第一准则

1、务实的婚姻观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自隋朝结束了多年的混战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提升,使得婚姻习俗也开始了新的变化。在封建社会,也有一个朝代是相对民主与自由的,那就是唐朝,并没有非常严苛的专制主义,百姓的思想也相对自由,民风非常开放、淳朴。

唐代财富婚姻也有独特的发展与变化。据史料记载,唐代礼和法都将交付聘财视作婚姻最终成立与否的必要条件。唐朝婚礼在商议初期十分看重男方聘礼的数量和女方嫁妆的多少。

由此可知,盛唐时期财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唐代嫁女重财之风还导致了“陪门财”的出现。也就是说,如果双方的门第差别实在很大,弱者在给正常的聘财之外,还要补上资财以补门第之弱。《资治通鉴·唐纪十六》中记载了高宗虽然要求民众”毋得受陪门之财”,但是“族望为时所尚.终不能禁”。至中晚唐时期,伴随士族实力的衰退,此前盛行的门第婚开始走弱,但婚嫁论财的风气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陪门财

2、先国后家的奉献精神

也有许多皇家婚姻的安排是建立在国家稳定之上的,隋朝皇帝在女儿的婚姻安排上,重功勋而不重门第。如隋文帝第五个女儿的丈夫王奉孝,是王谊之子,王谊在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夺取皇位的过程中立了大功。杨勇之女也是遵照隋文帝的旨意嫁给了高颖之子高表仁的,高颖虽然出身寒微,但在隋朝建立、统一、巩固、富强的过程中都立下了大功。

像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那样,因为自己是名士之家,便在婚嫁时收取及其丰厚的礼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追根溯源是因为隋朝一统天下前的混乱,导致各大门阀渐渐衰落,而寒门之士通过科举,逐渐有了一席之地。旧的门阀希望获取更多的财力,兴起的寒门更需要提升名望,所以强强联手来达到各自的目的,借此来巩固门阀的势力。

隋唐社会是在南北朝长期对峙之后建立的封建大一统王朝,随着各个民族之间由对抗到融合,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通婚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亲次数增多。上层社会中的异族联姻十分常见。自唐太宗起几代人都与鲜卑族通婚。下层社会的普通百姓之间联姻也十分普遍。更据种种现象表明,隋唐时期人们在婚姻上不在乎是否同国或同族,与其他朝代比较起来,真是开化的多。

隋唐文化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兼容并包的大国风范,一切文化在隋唐文化中都可以融合。于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女性自然有许多别于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的女性之处,人的个性得以相对自由发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妇女也因此别具风采,而为世所瞩目。

隋唐盛世

隋唐经历了很长的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日子,整个社会都比较富裕。当人们的生活日常需求满足了之后,一定会追求更多的精神上的享受。且隋唐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及各国交流频繁,隋朝对于外邦的文化风俗更是包罗万千。

四、结语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承上启下的变革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使这个时代的民俗民风,呈现出灵活多变、异彩纷呈的迷人风致。隋唐是一个汉族“胡化”、民族融合的时代。杨隋与李唐皇族本身就有北方的少数民族的血统,所以在传统文化方面沿袭了北朝传统,具有很强的少数民族特色。隋统一天下后,就将这些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带到中原。这是一个融合的时代,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唐律疏议》

2、《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

3、《隋唐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