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爱子之家助孕 > 上海代生男孩 >

边远小乡活力迸发-赣县区三溪乡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纪事

发布时间:2023-11-28 12:32编辑:上海代生男孩

边远小乡活力迸发

——赣县区三溪乡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纪事

日前,记者来到赣县区三溪乡采访,真切感受到这个边远小乡在脱贫攻坚中迸发出来的活力。

在三溪乡政府机关院里,每周一晚的脱贫攻坚交流会“雷打不动”,驻村第一书记、脱贫典型、产业大户等纷纷登台授课,让乡村干部受益匪浅;在田间地头,帮扶干部沉下心思,和贫困群众一块干;在产业基地,众多贫困户抢农时、忙春耕,播撒下致富的希望。

在脱贫攻坚中,有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是提高脱贫质量的有效方式。赣县区三溪乡作为地处边远、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区域,先行探索出一条由内向外出招的路子,通过提升群众获得感、维护村级公平正义感、激发农户脱贫的使命感等举措,让全乡干群铆足干劲忙脱贫。

一批项目带来获得感

车进三溪,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公路、整齐划一的小楼。来到位于该乡圩镇地段的福龙家园采访,记者见到了从该乡西溪村搬来的孙益莲。

说起眼前的居住条件,孙益莲连连竖起大拇指。过去,孙益莲的房子年久失修,经常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5年前,孙益莲一家五口无奈搬到了圩镇上,租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里。改善居住条件,成了孙益莲的一块“心病”。

在三溪乡,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很多群众盼望能搬出深山住新房。民之所想,政之所向,围绕群众的期盼,三溪乡在圩镇黄金地段标准规划建设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帮助全乡91户贫困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正如2018年搬到这里居住的孙益莲所说,自己只掏了几千元,轻轻松松就住上了新房子。

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该乡还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周边建起了文体广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制衣扶贫车间、电商基地、医疗室、超市等设施,让村民的生活更方便、致富路更广。

在脱贫攻坚中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三溪乡始终紧抓基础设施这个“关键”,以“基础设施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为思路,整合资源齐发力,推进道路、水电、住房保障、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建设,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一项机制彰显正义感

在农村,低保素来是困难群众的“奶酪”。可就是因为这块“奶酪”,一些地方存在“人情保”“关系保”“政策保”等现象,一度影响了农村的公平正义,也让“等靠要”“扶贫养懒汉”等不良思想时有抬头。

“必须建立一项科学合理的机制,让农村低保制度真正起到兜底保障作用。”近年来,三溪乡根据赣县区的部署,在全区率先启动了低保大排查工作,采取农户申请、民政核查、召开听证会由党员群众代表票决、上级审定和村级公示等程序,形成了“谁来吃低保、群众说了算”的良性格局。

去年以来,三溪乡161户因家庭条件改善退出了低保行列,187户困难家庭被纳入了低保范围,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尤为重要的是,经过对低保对象的全面排查与听证,公平正义在农村得到彰显,群众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

在三溪村,记者见到了贫困户陈功英。去年,这个柔弱女子向村里申请退出低保行列。据悉,陈功英的丈夫早年因病去世,留给她的是两个年幼的小孩和一大笔债务。这些年来,靠着党委政府的帮扶,陈功英在家里种甜叶菊,在扶贫车间务工。如今,两个小孩均已参加工作,生活日渐向好的陈功英便主动提出,要把低保政策让给更需要的群众。“我的生活更好了,就不应该享受低保政策,这样对其他困难群众才公平。”陈功英说。

一个舞台激发使命感

2019年,是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年份。这就意味着,赣县区要举全区之力,确保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求干部能主动担当,也要求群众能主动作为。基于这样的考虑,赣县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这项活动中,三溪乡坚持以文化扶贫工程为抓手,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效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使命感。据悉,该乡先后举行了寨九坳村首届老年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文艺汇演、广场舞比赛暨最美巾帼表彰会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摈弃陋习、移风易俗、感恩奋进。如今,“知党恩、铭党恩、跟党走”的浓厚风尚在全乡已然形成。

在这股感恩热潮中,寨九坳村贫困户蔡仁生就其中的一份子。蔡仁生2014年底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以来对脱贫致富信心不足。去年以来,他通过参加乡里的感恩励志活动,脱贫的劲头与日俱增。如今,蔡仁生的甜叶菊基地、脐橙基地渐入佳境,年育苗量逾百万株,种植甜叶菊9亩,年收入突破6万元。“贫困不能一代代传下去,如今政策那么好,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断‘穷根’、甩‘穷帽’。”蔡仁生坚定地说。(彭恭禧特约记者刘世平)